清华公管学院朱旭峰教授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政治系博士候选人张友浪近期合著的论文被公共管理顶级杂志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JPART)接收,探讨了行政集权对中国地方政府市场化创新的影响。这也是二人第二次在JPART上合作发文。
纵向府际关系和地方政府创新扩散都是社会科学最重要的研究话题之一。一方面,学者们已经广泛探讨了财政、政治和行政等方面的分权或集权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另一方面,过往研究也已深入研究政策扩散过程中的模仿、竞争、学习和强制等机制。然而,现代国家大多存在多层级的权力结构,这一结构的调整对不同层级地方政府具体行为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探讨。特别是,纵向权力结构究竟如何塑造地方政府创新采纳的过程?在多层上级政府的压力下,下级政府的创新行为会有怎样的响应?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这项研究将府际关系文献与创新扩散文献连结起来,阐释了行政集权对中国地方市场化创新的影响方式。研究者首先分析了中央、省、市各级政府在市场化创新中的动力、约束、权力和行动。例如,中央政府的目标主要是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发展,应对来自WTO的市场化压力,但由于信息和资源有限,中央只能发布一般性的政策指导;省级政府的目标主要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维护辖区内权力,但面临来自中央政府的政治约束,所以主动发布政策从而一方面因地制宜地指导地方实践,另一方面在回应中央命令的同时维护其在辖区内的政策自主性;市级政府的目标同样是经济增长,但地方领导的时间和资源同样有限,而且多层上级政府的政策信号往往重复甚至存在一定冲突,因而只能在双重上级压力下做出有限的政策选择。
因此,直觉上,在“中央-省-城市”三级政府结构中,当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各自发出支持地方政府市场化改革的号召时,下级政府的职业激励和政治约束决定了它们会积极响应中央和省的政策信号。但是,当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同时发出政策号召时,城市政府对多重的上级政策信号的响应行为是怎么样的呢?由于地方政府的注意力、时间和资源有限,它们必须策略性地回应来自中央和省的双重压力。具体地,在存在省级政府信号的情况下,市级政府对中央政府信号的响应度就会降低。同理,在存在中央政府信号的情况下,市级政府对省级政府信号的响应度也会降低。换句话说,多重上级政策信号对下级政府行为的影响存在互相竞争而非互相补充的关系。
为了检验上述假设,研究者以九十年代末至今中国280多个地级市级行政服务中心(Administrative Licensing Centers, ALCs)建设过程为例,收集匹配了城市行政服务中心数据、城市领导职业生涯数据、中央和地方政府政策文本数据、中央与地方官方媒体数据和夜晚灯光卫星遥感数据。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利用时间序列事件史分析、多层模型和调节中介分析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理论观点:尽管中央或省级政府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支持都能对城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建立产生积极的刺激作用,但二者的交互作用稳健为负。
主要实证检验结果
各种稳健性检验
1)利用中央地方党媒数据代替中央地方政策文本数据
2)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同时考虑调节和中介效应
3)利用夜晚灯光卫星遥感数据代替地方GDP数据
4)采用多层Logit回归模型
5)采用多层Probit回归模型
总之,这项研究为理解多层级政府的动力和约束提供了新的分析角度,推动了对政府纵向权力结构与创新扩散之间关系的前沿探索。
论文:
Zhu, Xufeng, and Youlang Zhang. Diffusion of Marketization Innovation with Administrative Centralization in a Multilevel System: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Forthcoming, DOI: 10.1093/jopart/muy034.
供稿:发展办公室